忙碌,不能八皇子到了,人还是一团散的在喝茶摸鱼,如今是个个写文章,还有讨论学问的,顾兆恍恍惚惚之中加入了。
这个时候不抓紧时间向同僚学习了,还等什么以后?!
能进翰林院的水平都不差,尤其是梁大人,一待十多年没挪窝,两三次大考都没刷下去过,平日看着吃吃喝喝说八卦看文章喝茶,这会精神起来说起文章学问,令顾兆刮目相看,不过梁大人话不多,就说个一二分,可都是醍醐灌顶之语。
光线过院中的芙蓉花,门口仆从来报。
“施大人请各位大人移步到院前,八皇子还有一刻到。”
众人便整理仪容,捋过官服袍子折痕,依次出了门前往前院。整个翰林院上下百人皆已到齐,施大人站在最中间最前,约有一刻,八皇子车架到了。
顾兆站在程来,他们这些修撰、编修、检讨才能动起来干活。
施大人开了藏书阁的书库。
顾兆还挺兴奋的。
修书顾名思义,就是整理、修整书籍。先辈留下的书籍、古卷,将放久的书籍寻个好天气搬出来晒晒太阳,检查有没有被虫子啃了,有无年久墨迹缺失的,都要一一补上,有的书面损坏严重了,那就拆下来,重新誊抄补上去整合。sЪiqikuΠet
这是最常见的修书。
还有一种,那功夫就多了复杂了,整理合集,有点类似现代的五年高考三年模拟的真题,现如今很多书,里头内容相似的很多,顾兆当年读书的时候,最夸张的一次,看两本书,里头重合率有百分之七十左右。
这对于贫寒考功名的书生来说,这两本买回去了真要吐血。
顾兆很喜欢整合归纳。
可惜八皇子的任务是第一种,且还特意提说,因为要给圣上祝寿,是万寿节的礼物,所以大概就是给康景帝修整个个人诗集和小传,顾兆括弧:小传是几位皇子亲自书写的,一听就是彩虹屁读物。
翰林院忙起来了。
可没几天,大家伙发现了,八皇子来修书倒是每日都到,不过没兢兢业业驻扎这里,每天早上九十点过来,问了进度后,亲力亲为写彩虹屁写一个时辰,看看书喝喝茶,下午三四点就走了。
于是早七晚五没几天的翰林院,再度恢复到之前——略微强一些,算是忙中有序的节奏。
顾兆之前以为要整日加班,留守办公室,根本没心思操心别的,已经做好了准备,结果:就这?
这么悠哉不着急,万寿节是什么时候来着?
顾兆使劲想了下,想起来了,是三月。如今十月中下,离来年三月还差四个月。
“……”不愧是孝子八皇子。
上一辈子,八皇子孝顺名声就很响,连着原身这个边远小官都知道,可见声名传的有多远。
顾兆的官位是检讨,任务就是分了一批书,检查书中有没有内容缺失的,有的话记录下来交给编修部门,也就是严二哥那儿,让其摘抄补录。
过程大概就这样,顾兆是分了有十部书,有薄有厚,不过即便是按照三个月的任务,每个月检查三部左右,平均下来十天看完一本书。
时间还是很富裕的。
顾兆列了个计划表就贴在背后墙上,每天的进度、要修的书名排起来,这样一目了然,手边的笔记本专门记录摘抄目录和缺失段落的。
像是搬书去晒这些,还有小官干记。顾兆是坐办公室的!
顾兆是把最厚的书排在前面,这样抓紧干,后面能松快,要是出现返工的地方不至于太过赶。早上还是七点到,仆从泡上了茶,顾兆掀开砖头厚的书开搞了。
……
二皇子康郡王身体不适,肥田的重担就交给了五皇子头上。
郑辉在酒馆里跟其他两人说,“听说圣上还派了御医过去,听说操劳了。”紧跟着又来了句,“也是,康郡王年纪不小了。”
顾兆:……
康郡王今年四十二,马上就过年了,过完年可不得四十三了。
这五皇子还是运气好,一贯的捡漏。
顾兆心里想,面上不显,说:“这些跟咱们没关系,咱们做好自己本分就成了。”
“话是这般说。”郑辉说完,压低了声凑过去,“兆弟,我怎么觉得你胆子小了?”
顾兆:“我这探花郎的位置是圣上钦赐的,其他的我不晓得,只知道圣上。”话都说这份上了,郑辉要是还不知道,那就真是白瞎了。
“我自然知道,就是说说闲聊一下。”郑辉是听出兆弟提醒,皇子之间如何,跟他们无关,他一个鸟不拉屎的衙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