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7节(3 / 4)

加入书签

,但房子本身真不怎么样。一方面是八十年代的房子,老化了。另一方面,那时候的房子面积小,卫浴、厨房建设也很凑合。现在居住起来,舒适度实在不高。

如果不是程程家就在二楼,爬楼梯尚不算艰难,而且外公外婆舍不得这边的老同事、老朋友,恐怕早就搬家了。

当然,这样的老住宅区也是有好处的,首先没有太高的楼层,光线还不错。其次就是邻里氛围了,新小区里真没有这样亲密——不过这也看运气,前世不修,遇到不好相处的邻居,这种老住宅区就是加倍麻烦了。

就程程的记忆来说,大多数邻居都是很好的人。有不好的,也只是小事,躲着点儿就没事了。

程程来到自家楼下,上楼的时候发现气氛有点儿不好,婆婆和同楼四层一户人家的主妇正在说话。

“你回去说说哪有这样的,丢脸的啊!”

程程走过去,婆婆立刻不说话了,笑着拉她进屋:“囡囡快进来,外面冷不冷?婆婆做的红烧小公鸡得了”

程程回头看了一眼离开的主妇,发现上一层楼道拐角有个人,似乎是这主妇的儿子。见程程看过来,立即脸通红地躲开了目光。

“看什么看,没出息的东西!”主妇低声呵骂了儿子一声,一把将儿子抓走了:“一辈子的脸都被你丢光了!被人家叫上门数落,这样的事这辈子可曾遇到过?滚回去,叫你爸拿皮带抽你才好!”

程程进屋了,有点儿狭窄的客厅并没有摆上菜,外公戴着眼镜正看电视,看的是电影频道。

外婆见了就催他:“你有点儿眼力没有啊?没见囡囡回来了?去厨房端菜去。”

外公年轻的时候是个大帅哥,老了也是帅气老头儿,心态是很年轻的那种。笑呵呵地敬了个礼,就去厨房端菜去了。因为把不准程程什么时候到家,菜都热着,没有事先端上桌。

程程把小行李箱推到房里,就去洗手准备吃饭。

外婆让程程多吃,外公则是问程程:“听你婆婆说考得不错?我就说嘛,我们家孩子,文艺细胞是天生的,考个电影学院不是手到擒来?”

这是听外婆说了,这次程程考的很好,这才敢当着程程的面说这些的。

外公外婆都是大学老师,教的也是美术和唱歌难怪说家里孩子应该有文艺细胞。

外婆斯斯文文地喝汤,问程程要不要添饭。听老伴儿这样说,脸上笑意收都收不住:“这话说的是去电影学院上学,将来我们囡囡就是明星了,大街小巷都能看到——我之前还想着囡囡将来做什么工作,现在想想,当初怎么就没想过做演员呢!”

“正是呢,囡囡这么漂亮,不去拍电影,真是国家的损失!”外公更夸张,听外婆说话,立刻又捧了一句。

程程被说的脸红,吃完饭就钻进房间了。

众所周知,他们住的这种老房子,面积都不会大。虽然是两室一厅的格局,程程有自己的房间,但房间本身是大不了的——大约也就是十五平米不到的样子,放了一张床、一个写字台、一个衣橱、一个小床头柜之后就不剩什么空地了。

就连书架都没有,还好程程房间有一堵墙不是承重墙。她读初中那一年,外公就请人来家,在这堵墙上开了个壁柜,能放点儿书、小玩意儿什么的。

程程脸红了一会儿,干脆趁着消化的时间看书——她给自己布置的任务,或者说是费老师给她的建议,让她每周读一两本世界名著,积累文学素养。这对表演当然没有立竿见影的效果,但长期积累却会是一笔不小的财富。

壁柜里有两排放着书,除了初中时用的作文选,以及一些学习资料外,名著也是有一些的。这些主要是每次寒暑假,老师布置的阅读名著任务,读完了还要写读后感,程程和她同龄的学生,多少都有一些。

不过她以前都读的不认真,看过简介就写读后感了。

之前在星城,她读名著都是直接去附近书店买的——手机上也可以读书,但世界名著她还是觉得纸张阅读会比较好。手机读小说,习惯了不断滑动下拉,总是‘一扫而过’,很难像读纸书那样,慢慢读、细细看。

之前回档时书店买的书当然不会带来,程程就从书架上拿了一册《安娜·卡列尼娜》,认认真真读了有快一个小时。

觉得差不多了,放下书,开始今天的功课——之前要赶车,她的早课就没做,现在干脆在房间里开嗓子练台词。

老房子隔音是不太好的,但程程不怕外公外婆听见。她是要做演员的,这点儿‘羞怯’早就在回档中日复一日给消磨掉了,现在心态很好呢。

外公外婆在外头确实听到了,外婆就和老伴儿说了:“囡囡真用功,这有点儿像对面的小黄了,她是不是也每天早上练这些?”

“对,练台词,都是些绕口令,要说的字正腔圆、中气十足”外公显然打听过一些,靠在沙发上:“就和你以前每天练嗓一样嘛。”

外婆是教唱歌的,确实有很多相似之处。

老两口听了好一会儿,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