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三(11 / 12)

加入书签

顽童在它马蹄前后绕来绕去,只是不惊不睬,看来还是匹战马,不由得心中大喜,因又问道:“这匹马可有主儿?”

“自然有了!”

“唉!”石秀跌足嗟叹。

张中立却笑了。“师父,”他正一正脸色,“你老就是这匹马的主儿。拜师须献贽敬,师父休嫌菲薄。”

石秀大喜。“只是,”他又踌躇了,“如何受你这份重礼?”

张中立不响,只把缰绳抛了过来。石秀接在手里,往“判官头”上一搭,自己绕着马前后走了一圈,一路走,一路看,一路抚摸,那匹马真的通人性,驯顺地随他去摆布。

“师父!请上马,我引路。”

相将上了马,一前一后出了西城。城外一号直通燕京的大道,石秀一抖缰绳,那匹马就像着了魔似的掀开四蹄,一支箭般射了出来,不消片刻,已经将张中立抛得望不见人影了。

石秀异常得意,慢慢收步,到了一家村落下马,牵着缰绳溜了两个来回,才见张中立气喘吁吁地赶到。

“中立,多谢,多谢!”石秀很高兴地说,“这匹马太好了。”

“师父!”张中立依旧喘着气,“可知道我孝敬这匹马的意思?我是巴望师父下个月走后,早早回来。”

想不到张中立这么一个人,能说出这等情意深挚的话来。石秀惊异之余亦多感动,心想,倒真要好好传授他一两样武艺,才不枉师徒相处这一场。

于是他问:“你那个场子在哪里?我去看看。”

“还得往回走。”

往回走到望得见城墙的地方,由一条岔路进去,有座废旧仓房,已有五六个人等在那里,都是张中立一伙的少年,见了石秀,无不恭敬执礼。石秀略略敷衍了一会儿,从兵器架子上拔取一支红缨银枪,试一试是轻了些,不过也还将就可用。

“从来使枪必奉杨家,号称‘杨家三十六路花枪’,如今我尽三十六日工夫,教会了你!”

于是逐日午后在这座仓房中教练杨家花枪。教到第七日上头,潘记肉行存货已尽,遣散伙计徒弟,贴出一张“本店歇业”的红笺纸,就不卸排门了。

这天恰是轮着杨雄不上番的日子,吃了早饭,特地走来看石秀,从窗外望进去,但见他仰首躺在床上,双眼直勾勾地看着帐顶,是想心事想得出了神的样子。

“兄弟!”

“啊,大哥!”石秀从床上一跃而起,“请坐!”

“日日做惯了营生,一朝歇手,反倒闷得慌,是不是?”

“正是。”石秀已经打定了主意,趁机说道,“那张中立看似无赖,其实志诚。如今跟我学杨家花枪,日日出城也不便,我想搬到他那里去住。大哥的意思如何?”

这最后一句是有意如此问,表示自己也是不得已才搬了出去。杨雄听了巧云的话,自然不会拦他,便点点头说:“这也由你。我常日不在家,不能陪你;有人跟着你一起练功,也是个消遣。”

这意思是极力赞成。石秀随即又说:“大哥允许,我明日就搬。”

“也不必如此匆促。这且不去说它了,我有件事要问问兄弟你的意思。”

“大哥请吩咐!”

“闲着也不是事。兄弟,你这副身手放着不用,着实可惜。如今衙门里‘快班’上缺人,我想面禀知州,保你补个名字。你道如何?”

这是荐石秀去当捕快。捕治盗贼,为民除害,原是好事,只是平民百姓提到捕快心里就有异样的感觉,还有句难听的话,叫作“捕快贼出身”,所以石秀不愿。但杨雄是一番好意,率直拒绝,怕招他不快,所以踌躇难答。

“兄弟!”杨雄倒体谅他,“若是你另有好打算,这件事作罢亦可。”

“不瞒大哥说,我想投到老种相公帐下去讨个出身。”

“你要到陕西去?”杨雄愕然,“我倒不曾想到你愿意走这条路。”

“我想,这条路不坏。”

“原是不坏,不过如今还走不得。”

“这是——”石秀不解地问,“这是何故?”

“你去投军,起始自然是补个小兵的名字,一份饷有限得紧,只怕养不活胜文。”

提到这上头是石秀最大的难题,心中一时不愿成家的本意不便透露,便只好使一条缓兵之计了。

“大哥说得是,待我好好想一想,再作道理。”

“也好!”杨雄站起身来,“今日白昼无事,午后我们去找快活三,一起到金线那里去吃酒。”

石秀心里有数,这是要谈亲事了。如果将胜文喊了来,当面锣、对面鼓地交涉,便无躲闪的余地,所以推托要教张中立练花枪,辞谢不去。

“那也不要紧,你练完枪,索性邀了张中立一起来。”

听这一说,石秀无奈,只好应承。于是吃过午饭,等石秀一走,杨雄换了衣服亦待出门,却被巧云喊住了。

“你到哪里去?”

“去看个朋友。”

“今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