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17节(2 / 3)

加入书签

贤前后脚收到驿站两封信,看到赵教谕漫天的怒骂和讨伐盛言楚的话语,夏修贤楞在那久久没有反应过来。

明明他离开静绥的时候两人并无间隙啊…怎们才短短半年的时间,竟闹到水火不容的地步。

赵教谕在信里铆足了责骂盛言楚目中无人出言不逊,却从头到尾都没说自己为何会跟盛言楚一个小孩闹到这种地步。

夏修贤提起一口气拆开盛言楚的信,本以为也会看到满目的脏言秽语,不料盛言楚在信中只字不提和赵教谕的嫌隙,只一味的交代他安心朝考,以及问候他在京城住得可习惯之类的话。

觑着两份情绪截然不同的信,夏修贤缓缓拿起了盛言楚那封。

-

赵教谕私自给夏修贤传信的事盛言楚本来不知情,可耐不住赵教谕见天的在书院炫耀自己教出了一个二甲进士。

“看把他嘚瑟的……啧啧啧。”赵蜀翻了个白眼,不屑一顾的哼哼,“夏大人分明是自个聪慧,跟他的教导有何干系?”

赵教谕年轻时考了三四次会试都没中,后来还是老山长怜惜自己这个学生,便让赵教谕留在县学教书,起初赵教谕认为自己好歹是个举人,要教书也该去府学,然而府学岂是那般好进,考了两三回没考进去后,赵教谕只好灰头土脸的回了静绥县学,这一呆就二十来年。

二十年中,赵教谕手中倒是出过秀才,举人却不多,像夏休贤这样一口气做成翰林官得更少之又少。

所以看出夏修贤资历不错后,即便夏修贤在书院横行霸道嚣张无二,赵教谕都不会真的对夏修贤发脾气,因而书院的人有一段时间纷纷谣传赵教谕过分偏爱夏修贤的话。

然而,看人一向很准的赵教谕却跟资质比夏修贤跟胜一筹的盛言楚闹到翻天覆地。

院子里,赵教谕敲敲手中的戒尺,得意洋洋的跟一众书生炫耀夏修贤的事。

有小童生忍不住问:“夫子,夏大人可在信中与您说了京城的事?”

“夫子,夏大人觉得今年的会试难不难啊?”

“殿选能见到皇上吗?”

“夏大人没中一甲,还能留在京城吗?”

……

后边的问题赵教谕尚且还能糊弄过去,只不过唯有一点——京城中的风光。

赵嵘压根就没去过京城,哪里说得出来。

“夫子,您快说说哇,夏大人在信中都写了什么?”

写了什么?写个卵子。

赵嵘在心底又将夏修贤骂了一顿。

可赵嵘将话都放出去了,身为翰林官的恩师,赵嵘就是编,也要编一封信出来。

赵蜀胳膊肘戳了戳背靠着墙默读文章的盛言楚,眼中布满狡黠:“盛小弟,你说夏大人到底有没有写信给赵教谕?”

盛言楚合上书,从怀中掏出一封信展开,不咸不淡的挑眉:“你见谁给正主寄去一封信后还要问另外一个人有关正主的事?”

当然了,那种男女闹别扭通过第三方问候的除外。

院中的赵嵘还在那侃侃而谈,说得跟真的似的,赵蜀将盛言楚手里的信拿了过来,信中谈及赵嵘的唯有信尾一处问安。

试问,夏修贤为何要多此一举在寄给盛言楚的信中提到赵嵘,还不是因为夏修贤没有单独再寄信给赵嵘。

至于夏修贤为何没有寄给赵嵘,那就得问问夏修贤了。

-

赵蜀的嘴不严,还没半天的功夫,书院里连厨娘都知晓夏修贤没有寄信给赵教谕的事。

望着书院一干人投来的异样眼光,赵嵘再也受不了了,索性抱病在家不再去书院教书。

【三更合一】 出发临……

没了赵教谕, 盛言楚在书院的日子愈发惬意舒适,每日除了在藏书馆看书,就是和其余教谕还有同窗们在书院谈天论地。

到了五月, 静绥的气温渐渐攀升, 书生们在秀才坊热得喘不过气来,众人便提议去凉亭上咏诗做必, 一行人遂抱着书往凉亭奔去, 半道盛言楚走着走着突然被一人拦住。

“盛小弟。”喊人的是马明良。

盛言楚脚步顿了下,自从他跟赵教谕闹掰后,他就很少再跟马明良来往。

有人跟他说马明良代替了夏修贤成了赵教谕另一个得意门生,他起初不太相信,后来在院中偶遇好几次赵教谕给马明良开小灶的场面。

那时, 马明良分明看见了他, 却垂下脑袋装不认识。

人各有志,盛言楚叹了声气, 何况他跟马明良的交情并不算顶好, 所以旁人跟他说起马明良背信弃义投奔赵教谕帐下时,他只一笑了之没当回事。

本以为他跟马明良仅有的友谊就此了断,没想到马明良竟当众拦住了他。

赵蜀直接拽起盛言楚的衣袖往前拉, 没好气的哼:“你理会他作甚?当初你被赵教谕打得手心发烂, 秀才坊的人都去了,唯独他躲着不见人。马明良, 你可不许说你不知道此事,要知道赵教谕无故惩罚盛小弟可不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