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22节(2 / 3)

加入书签

盛言楚昂首眺望前边排起的长队,今年乡试和两年前截然不同,贡院四个大门只开了南北两口。

作保人只有两人,没有像前年那样增派作保人。

队伍走得很快,不多时就轮到了盛言楚,报上姓名籍贯,坐在一旁的官差娴熟的从一堆文籍中拿出盛言楚的文籍。

官差岂能不认识盛言楚,只不过官差得了卫敬的点拨,因而板着脸没有对盛言楚表露出异样。

盛言楚接过文籍看了看,文籍正面印刷着他的相关个人信息,右上角画了一张简笔头像,虽是简笔,却将他的眉眼画得跟真的似的。

学子们的科考画相每隔一年贡院都会派人去地方重新画,没有画上的,一律不准下场乡试。

读这么多年的书,令盛言楚印象最为深刻的当属七年前那个夜晚,他被盛允行拉着去老盛家补画相。

“籍贯,年龄,画相都对的上。”

官差不敢怠慢,照着盛言楚的脸和文籍看了两遍后,立马道:“看看背面的字,若你考篮里带了不该带的,赶紧拿出来,否则后果自负。”

盛言楚将脚边的竹篮拿到桌上,掀开布巾一一往外搬,除了干粮,就剩下水壶。

其实这些小公寓里都有,但为了不惹眼,他还是装装样子手提了一些。

“转身——”查过考篮,官差开始当着众人的面搜盛言楚的身。

盛言楚乖乖的张开手臂转身,身上的衣裳脱得只剩亵衣,鞋子丢在一边,就连发髻都被官差散开拿簪子挑了挑。

一番折腾后,官差朝身后一声高吼:“静绥书院怀镇水湖村人士盛氏言楚进场——”

盛言楚沉沉的呼出一口气,属于他的乡试终于要来了。

【三更合一】 难熬的乡……

东南角的高塔上, 和前年一样,挤满了围观秀才们乡试排队的老百姓。

盛言楚一手拎着沉甸甸的考篮,一手捏着文籍, 快进贡院时, 盛言楚抬眸瞥了眼高塔,高塔上的男男女女皆挥着手助威, 热闹激情的气氛使得秀才们忐忑的心情稍稍有些安定。

前年他还是伫立在高塔上的局外人, 时间一晃而过,这一次他则成了小蚂蚁,被引诱着往贡院这块方糖里钻。

乡试提前一天进场,除了让秀才们先适应一晚贡院的环境外,再有便是方便贡院的官差检查考生身上是否有夹带等。

盛言楚披头散发的进去后, 台阶上立马走过来一个冷面官差, 查看了盛言楚的文籍,官差命其在背后一栏签下自己的名字。

进来之前, 盛言楚已经认真的看过文籍背面的内容, 背面标注的是贡院的相关注意事项,除了警告外,还列举了一堆能带或不能带的东西。

接下来的九天里, 秀才们的吃喝拉撒都要在里面, 贡院为了防止官吏和秀才们接触,便禁止贡院向秀才们提供每日的吃食。

八月火伞高张, 一般熟食带进来特别容易馊臭,秀才们一旦在乡试期间吃腐坏的食物而生病,大抵这秀才的性命就要交代在贡院了,因为朝廷有规定,进了贡院, 只要乡试没结束,便是贡院起了大火也不允许主考官打开考棚的锁。

烈日当空,秀才们若是死在里边,尸体腐烂容易招惹蚊虫蛇蚁不说,尸臭味会让隔壁的考生犯呕,据说曾经乡试就出现过这样的例子,最后整条巷子的考生都没高中,那些人出来时脸色蜡黄憔悴,九天都要和一具尸体呆在一块,呼吸不畅外还提心吊胆,如此怎么可能考好?

为此,朝廷做出了决定:一应熟食和容易腐烂的吃食均不可以带进贡院。

盛言楚的考篮只要硌牙的干粮和米水,所以不用考虑这个。

除了吃食外,注意事项上还有一些其他的奇葩要求,比如说有脚臭的秀才需此刻在背面亲笔写上标记。

“有脚臭就写。”官差出声提醒,“若没有,直接落名字就可以拿考号。”

进场第二道搜查比外边要严格,盛言楚低头写名字时,忽嗅到一股难闻的气息,余光一瞟,只见隔壁书生的鞋子不知何时脱了下来

盛言楚快速写好名字,旋即捂住口鼻站到一旁。

脱了鞋袜的书生黏糊糊的脚趾裸露在外动了动,不好意思的朝四周避之不及的人笑笑:“得罪得罪,这是祖传的臭脚……”

盛言楚本以为官差会给这人拿一些防脚臭的药,谁知官差提笔在文籍背后写道:玄武北街七号每日多加两桶水。

盛言楚哭笑不得,加两桶水是让这人多洗几回脚吗?

然而,盛言楚马上就笑不出来只剩下哭了。

因为就在刚才,官差拿着官印在他的文籍上落了红印,他拿起一看,上面落得大字‘玄武北街……’。

拇指压在后边的字上,盛言楚深吸一口气,慢慢的移开手指往后看,嘴里小声祈祷:“千万不要是玄武北街八号,千万不要……”

手一松开,手边的字顷刻映入眼帘。

——玄武北街十一号。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