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82章 杨彪叹气郭嘉两难(6K)(3 / 4)

加入书签

出现这样的特权阶级,对下他们欺压普通百姓,对上则影响朝廷政策的执行。

所谓法家严苛,说白了就是针对这一特权阶级的严苛,或是通过严格甚至残酷的各种方式,使社会不要产生这样的特权阶级。

这样的思想放在东汉,特权阶级指的当然就是豪强大族了。

而儒家思想讲究的是礼,是各司其职,是在其位谋其政,是以德行教化天下,直观来看,当年由霍光所主持的那场盐铁会议中,贤良文学一方所论证的道理虽然不至于是满纸荒唐言,但切切实实他们所说的每一个标点符号,都代表了豪强大族的利益。

所以说么,儒与法,在思想根本上是很难相互共存的,所谓的法骨,更多的只是对法术中术的部分进行了一小部分的借鉴,在宋明时期通过各种六经注我的手段,使儒、法两种思想进行了整合,也既是法术中术的部分后来慢慢的被儒家给收编了,而法的部分,慢慢的也就没人提了,沦落为一种异端学说。

而天子自亲政以来,大体上可以说是一共干了这么几件大事:

屯田屯兵,让百姓自己带着粮食上战场进行厮杀,以土地、官爵进行赏赐。

这不就是“一民于农战”么?

这是法家的核心思想啊!

想要一民于农战,自然要打击豪强,自然要抑商贾,退游士,当朝天子对豪强大族能收编的尽量收编,收编不了的重拳出击,这不正是法家的精髓所在么?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天子以两会来决定天下大事,使皇权直达小吏、乡老,让他们可以和勋贵们一道商议,甚至是左右国家大事,这难道不正是“臣主异利”四个字的延伸么?

至于由天子所倡导的盐铁专营,其实相比于汉武帝时期,因为不剥夺民财,其实也更贴近于法家主张的本来面目,既通过将山川田林湖海收归国有开发,以避免有特权阶级占为私有去剥削民众。

总而言之,天下的有识之士都是看得出来的,当今的天子,分明是个法家的天子,天子的种种政治思想,根底里都是法家的思想。

虽然……天子本人其实压根没那个意思。

表面上看,天子命令此案依法办事,只是要建设一套处理眼前事物的军法。

往深里看看,这是在命令郭嘉建立一套用之于朝廷中枢的行事准则。

然而再往深处看一步,天子此举,何尝不是在给予天下法家弟子一个莫大的机会呢?此事分明是早已有了征兆,天子分明早就已经铺垫了这么久了,就连那立法会,早在郭嘉刚当汉臣的时候就已经成立了啊!

如此重大的政治博弈,天子全程不去参与,全权交给律法,让律法对这种顶级的权贵进行约束,这不正式法家思想的核心要义么?

赏罚分明四个字是法家最直观的表现形式,天子特意说了,今日之事,当为万世之师,你叫他一个法家的当代魁首,如何能去包庇夏侯惇呢?

再者如果再多想一层,天子这又何尝不是在躲避法家之弊呢?

诚然,法家的许多思想即使放在两千年后也都是称得上至理名言的,在富国强军方面,儒家思想在法家思想面前完全是不够看的,先秦的诸子百家之中,也只有法家成为了实际的治国纲领,并能用之以一统天下,可怎么到了汉代,摘桃子的却成了从未证明过自己的儒家了呢?

汉武帝雄才大略远逐匈奴于塞外,谁都看得出他治国、治军用的都是法家的那一套,可怎么就在他的手里,罢黜百家而独尊儒术了呢?

无非是四个字么:过犹不及。

根源还是出在法家的核心思想上,天子,应该是统治朝廷的方式,而不应该是朝廷本身;朝廷应该是统治国家的方式,而不是国家本身;国家应该是社会的治理方式,而不是社会本身,而传统的法家学说是不懂得这个道理的。

全社会的力量全都紧紧的握在天子的手里,短时间当然可以,拿来打仗自然也是无往不利,可敌人都被你打死了,这拳头还握的那么紧,打谁啊。

不轮出去也不行,不轮出去就要打着自己了。所以秦朝在统一六国之后秦始皇依然可着劲的折腾,汉武帝在远逐匈奴之后同样也没能闲的下来,可以说都是法家治国的惯性使然。

朝廷的权利无限制的扩张,自然就侵蚀了社会的权利,使朝廷与社会产生矛盾,而在封建制度之下,朝廷的权力往往又都重重的压在了天子一个人的手上,不出问题才是见了鬼了。

郭嘉,作为人中之杰无疑是看得到这里面的弯弯道道的,在他看来天子的才智远胜过他千百倍,自然就更加明白这其中的道理了,所以天子这段时间才会刻意对朝中事物进行回避,更是早早的建立了议税制度,对每年朝廷用度开支进行计算,按需收税,所以天子才严格讲北宫用度与南宫进行区分。

都是为了避免这法家之弊啊!

立法会是早就建好了的,而且自建设以来,天子无论在公开场合还是在私下里,都毫不避讳的对这个立法会表示了要寄予厚望。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