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一百零七章 我们已经是好友啦快开始聊(1 / 2)

加入书签

唐宁不是赵煦,但他从一个青春期少年的角度分析,他觉得赵煦对自己是有所图谋的。不是图谋自己的肉体,就是图谋自己的聪慧。

虽然后者的概率大一些,但不论赵煦是图谋哪一个,收买自己都是非常重要的。

从自己进门开始,赵煦一个朕字都没说。而且两次变相的对自己说,不必那么客气。

虽然没有明说,但按照唐宁的分析,赵煦的一系列的行为,都是在赤裸裸的说:“姓唐的,朕希望做朕的鹰犬。”

为皇帝效力,而且做皇帝信任的鹰犬,这是古往今来多少人穷尽一生也达不到的梦想。

而现在,这个机会就摆在唐宁的面前。

“谢官家好意,但微臣还是觉得孔子所说的‘君君臣臣’,是需要遵守的。微臣那一夜不知您是皇帝,还能用不知者无罪来推脱。

但如今微臣知道了您是皇帝,若依旧出言不逊,不但您心里会不舒服,传出去的话,微臣也会遭到天下人的口诛笔伐。

到那时,微臣就成了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亲人会因微臣的行为而受到牵连,师父也会因微臣的行为而蒙羞。

这些都不是微臣所期望的。

所以恕微臣忤逆,官家的要求,微臣很难做到,也不能做到。”

拒绝吧,没有必要为这个短命皇帝打苦工。虽然很喜欢他,钦佩他的所作所为,但自己还是不想参与到历史的进程中。

上一次洪德堡之战,唐宁已经很担惊受怕了。历史上的梁氏没有被活捉,如果这一次梁氏被折可适活捉了,唐宁哭都没地方哭去。

还好目前看来,历史并没有因为自己这只小蝴蝶扇动翅膀而改变前进的方向。

赵煦认真的听完了唐宁所说的话,随后,他笑着反问:“你怎么知道这件事会传出去?而且你又怎么知道,传出去之后会遭到天下人的口诛笔伐?

据我所知,当今天下占山为王者不在少数,你的行为,估计在他们口中会被称赞吧。”

唐宁笑道:“天下人若不对微臣进行声讨,那就说明大宋已有倾覆之急。读书人从来信奉习得文武艺,货与帝王家,他们自不必说。

如今我大宋江山稳固,天下的百姓皆视您为君父,微臣对您不敬,就等于对他们的父亲不敬,他们安有饶过微臣的道理?

即便是您听说哪里的百姓造反,也不必觉得他们没有将您放在心上。如果不是当地的官员在管理上出现了问题,谁又会举旗造反呢?

就算是有这样的人,您觉得他拉起一张大旗,又会有多少人响应呢?

大宋的百姓是非常勤劳朴实,又可爱的一群人,只要能一日两餐能够填饱肚子,冬天能穿上一身暖和的衣服,他们就会快乐,会感到幸福。

一个幸福快乐的人,是不会做出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讨生活的蠢事的。

再有一点,占山为王的土匪强盗嘴上虽然会称赞微臣对您不敬的行为,但他们内心是会嘲笑微臣的。

微臣在润州,在滁州,甚至在庆州,延安府都与强盗和山贼打过交道。其中大部分人跑去山里当强盗的主要原因,不是因为日子过不下去了。

相反,他们就是吃的太饱了,想当人上人了。但他们没有知识,空有两膀子力气,又不愿意从一个最底层的大头兵开始苦熬,于是就想了个法子,自己忽悠了个人,立了个山头称大王。

祸害百姓,鱼肉乡里。官府知道之后,讨伐不成,就会想着招安。招安了,就等于有官做了。这是能让这些人一步登天的青云大道,成本又不高,谁不想试一试呢?”

赵煦这么给自己面子,甚至把他跟自己摆在同一高度上。拒绝了他的邀请,唐宁心里是充满了歉意的,如此,便尽可能的补偿他一下。

刚刚这番话,不像是对自己行为的辩解,也不是对赵煦问题的回答,而是一盏灯,告诉赵煦,在平定匪乱,以及民生问题上应当如何去做。

说完,唐宁咧着嘴道:“哎呀,抱歉官家。微臣见了官家,心中喜不自胜。一时间得意忘形,废话说的多了些,还望官家不要见怪,轻罚微臣。”

都是聪明人,但碍于身份,只能这么绕着弯子说话。

赵煦自然听懂了唐宁的意思,心中感触良多。其实唐宁说的,大部分人都知道,包括他自己。但是从来没有任何一个人,对自己这么说。

他自己知道这些,也都是通过读史书,设身处地的换位思考,多年下来,方才有所感悟。唐宁初次见面就送上了大礼,虽然是多余的,但这份礼不可谓不轻。

自古以来,如何牧民就是一个皇帝的必修课。从李世民往后的皇帝,人人都知道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但是水为何载舟,为何覆舟,这里面的学问就大了。往小了说,也是为政多年的个人感悟,往大了说,这都是皇帝才能学的学问。

“唐宁,你是个好人啊。”赵煦看着天花板,手指敲着椅子的扶手,很是感慨的说道。

唐宁咧开嘴巴笑道:“微臣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