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四十三章 理由(1 / 2)

加入书签

万人大军单独分出了一半的人前往滁州接受补给,剩下的五千人马则是坐着船顺流而下,直接赶去邕州。

这里就不得不说大宋的经济繁荣是很有道理的,船运实在是太发达了。水路靠着大部分城镇的边界,虽然下船还有一段路要走,但比总比光靠双脚走过去便捷的多。

苏颂打从东京追上来之后就对这个问题闭口不谈。

从开封到邕州,路途遥远。在很久以前,这里还是流放犯人的地方。

很多人都是因为水土不服,死在半路。苏颂这么大年纪,实在是禁不起这番折腾。

然而老头固执的厉害,唐宁劝,他不听。程羊劝,他也不听。家人劝,也劝不动。以至于后来惊动了赵煦,这老头子竟然用自己弄出了水运浑象仪来邀功,请求赵煦不要管他。

事已至此,赵煦也没什么办法。只是连发三道书信,嘱咐唐宁一定要照顾好苏颂,不要让这个为国效忠了一辈子的老人家在半路上遇到什么不测。

因此唐宁很想搞清楚苏颂为何一定要去邕州,程羊更是对此充满了好奇。

此前苏颂一直闭口不谈,不论怎么问,他也不说。如今到了滁州,老人家忽然开口,车厢外的唐宁,也听的清清楚楚。

出发之前,唐宁就调查过交趾的历史背景。其中,二十五年前的那场宋越之战最为引人注目。

交趾的统军将领李常杰率大军杀入大宋境内,兵分两路,一路前往邕州,一路前往廉州。

防守廉州的廉州知州甚至都没怎么抵抗便举城投降,钦州也是如此。唯有邕州知州苏缄率军拼死抵抗四十二日,最终独木难支,以身殉国。

十万大宋军民尽死于交趾人的手中,这是国仇家恨,没有人敢轻易忘怀。即便是后面杀了洪真太子与昭文王子,也无法平息大家心头的怒火。

但是由于比较现实的原因,战斗也无法再继续进行下去。

苏颂那个时候得知自己的堂弟,以及堂弟一家人皆于此战之中壮烈牺牲,唯有在桂州做官的侄子苏子元仅以身免。他悲痛异常,在家人的劝阻之下没有以刀割面,却也暗下决心,此仇不报,誓不为人。

在这之后,苏颂拼了命的往高处爬,就是想要掌握话语权,好为自己的堂弟一家人报仇雪恨。

可事与愿违,在十几年的时间过去之后,苏颂被繁忙的工作拖住了手脚。承担起制造水运浑象仪任务的他,更是把堂弟的事情深深的埋在了肚子里。

水运浑象仪制造完毕后不久,便到了赵煦亲政的时候。苏颂的相位也被章惇取代,上了年纪的他在三年前因年老请辞,以中太一宫使之职居京口。

王仲显肯定不会放过这么一个优秀的人力,赶紧亲自去了不远的京口县,毕恭毕敬的将苏颂请到丹阳县,也就是润州的治所。

把他请到了书院中任教,总的来说,苏颂的老年生活还算如意。

然而每每看到家中堂弟的灵位之时,苏颂总是悲从中来。但他已经辞官退隐,没什么影响力,眼看着此生报仇无望,一次喝酒的时候,听自己的好友周怀说,他那徒弟马上要领兵去交趾作战了。

一听这话,苏颂眼珠子就红了。当天晚上回了家就开始收拾行李,匆匆忙忙的赶到了开封。托如今的侄子,礼部侍郎苏子元帮自己求见官家。

住在开封的苏子元一看自己的堂叔来了,惊诧莫名。听说堂叔还要见官家,更是百思不得其解。一问才知,堂叔想要跟大军一同去交趾。

这还了得?苏子元使劲的摇脑袋,但之后的事情大家都知道,苏子元没有劝住,赵煦也没劝住,苏颂还是出现在了征讨交趾的大军之中。

“总而言之,这恐怕是老夫最后一个机会了。若是这一次都错过了,九泉之下,老夫有何面目面对苏家的列祖列宗?有何面目面对我那死不瞑目的堂弟一家?!

若是不能亲眼看着贼人受死,老夫就是死了,也闭不上眼睛啊!”

徐徐的把来龙去脉讲完,到了最后,老人家已经是真情流露,老泪纵横。

唐宁一直在车厢边上听着,听完,他感触良多。

苏缄是个英雄,但苏颂是个科学家。一个早就做好了战死沙场的觉悟,而另一个则是一直在后方搞科研工作。

即便如此,苏颂也要硬着头皮为自己的堂弟报仇。家族亲情在这个时代,居然如此的被人重视。

“原来如此。”程羊听完苏颂的话,长长的出了口气。从怀里掏出手帕递了过去,感慨道:“如果是这样的话,老夫也能理解了。

老夫的父母走的太早,老夫都不知道自己有没有弟弟或者哥哥。不过苏大人的心情,老夫还是能够理解的。

因为老夫也曾经想过,如果老夫有个弟弟,那么不论是谁欺负了他,老夫也要上门为他讨回公道!”

早就已经习惯与程羊抬杠的唐宁这个时候就很想说上一句,要是皇帝欺负了你弟弟怎么办?

不过目前还有第三者在场,唐宁就决定宽宏大量的放过程羊一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