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节(2 / 2)
常的成果,能查到什么呢?查到我的论文,影响力有多大?查到我去阿巴云集团做演讲了?查到我即将参加stacs?”
他说着自己都笑了。
其他人看到王浩表现很正常,也都安下心来,就像是王浩说的,能查到什么呢?
如果真的要查,只能查到王浩有多出色吧?
那可真有意思!
王浩回了办公室,也干脆不继续待了,他收拾了一下回了家,路上却是越想越憋屈,网络上那么多人,无脑跟风对他进行谩骂、诋毁。
发表微薄澄清?
为什么要澄清呢?就不澄清!
回家,打开电脑。
王浩迅速的打开了邮箱,找到了两封投稿期刊的稿件通过确认回执,还有一封‘论文状态’的邮件。
截图,保存。
然后他登录了自己的微薄账户,转发了《破除唯论文主义大环境下,有高校顶风作案》的文章,再添加上三张截图。
附注简短的一句话——
“七篇?错,是十篇!”
《数学学报》?不会吧?
王浩的微薄粉丝数量很少,但发表出来还是有人看到的。
好多人仔细看了以后,马上就进行了点赞、转发、评论。
网站的算法决定,超高的点赞率、转发率、评论率的微薄,就会带来更多的流量,而且是呈现指数型爆发增长的。
五分钟,几十个阅读,十几个点赞,几个转发,两条评论。
后来迅速增加。
十分钟,几千阅读,几十个点赞,十几个转发,十几条评论。
二十分钟,几万阅读,几百点赞,上百个转发,过百条评论。
仅仅一个小时后,微博的阅读数量就超过了五十万,转发数量超过了一千,评论也超过了一千。
好多看到消息的人,关注到发微博的账号信息,联系转发的文章内容,顿时都感到不可思议。
当网络上出现类似曝光事件的时候,高校一般都是藏着掖着,就算是对外舆论公关,也只是说会进行调查,往往再拖上很长时间,才会发布调查、处理结果的信息。
当事人,是很少能看到的,只能等记者后续做采访。
现在倒好。
西海大学特聘事件,发表七篇论文的当事人,直接站出来了,不是做什么澄清,或者对论文、聘任进行解释,而是说‘不是七篇,是十篇?’
当事人站出来火上浇油啊!
七篇,还不够?
十篇?
好多关注事件的网友都惊住了,他们想象中的后续是,西海大学对事件进行调查,然后对‘刷论文’的当事人,进行快速解聘处理,并到媒体上回应,学校聘任过程存在问题、监管不力之类。
总之,当事人肯定不敢出面,也一定会被大学解聘。
现在当事人不止是出面了,还火上浇油的说,‘不是七篇,是十篇?’
一些跟风评论的网络大v,都有种被直接恁脸上的感觉,一时间不知道该说点什么了。
这个,怎么说?
怎么评论?
疑似当事人站出来说话了,不仅仅是说话了,还满不在乎、有恃无恐、火上浇油,“你们说少了,是十篇!”
“来啊?继续啊?”
哪有这么嚣张的学术刷子?完全不按套路出牌啊!
有人也当即回喷,“背景硬是吧?不怕查是吧?还十篇?更有问题了!”
“这件事一定要严查到底!”
一些媒体新闻号就没那么多想法了,他们当即进行了转发,并加上了一句,“西海论文事件疑似当事人回应不是七篇,是十篇!”
有些刚看到新闻的网友,关注了一下全部过程后,都怀疑是看到了假新闻,也怀疑‘所谓当事人’,根本就不是当事人。
当事人,哪有这样回应的?
假的吧!
这不是在做回应,完全就是有恃无恐、火上浇油,也太嚣张了吧?
……
有些阴暗的书房,只有电脑屏幕闪着光。
廖振宇坐在电脑桌前,眼中带着兴奋的光,他就是《破除唯论文主义大环境下,有高校顶风作案》的作者。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