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780节(2 / 3)

加入书签

这家媒体显然是没有看懂内容。

王浩的名字放在学术界有着巨大的吸引力,放在舆论上吸引力也不小,而其他几个重量级的学者,包括保罗菲尔-琼斯、海伦、陈蒙檬,三个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都被直接忽略了。

当然,被忽略只是一时的。

随着时间一点儿点儿过去,报道开始呈现指数性上涨,而上涨最初是源于加州理工大学教授本特利-威廉姆斯说的话,“你们现在来采访我就对了,我刚看了最新的论文,是王浩的,是保罗的。”

“王浩,你们肯定知道,保罗,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实际上,他曾经还是加州理工大学的教授。”

“是的,我们是同事,但是我们的关系并不好,这没什么大不了,因为学校里,想找和他关系好的人……很难,就连学生都很讨厌他。”

“这时候不重要,当然,我说的是他的新成果。”

“虽然我非常讨厌他,但是我必须承认,这个新成果的内容很好,他的研究否定了反物质,不是否定反物质的存在,而是否定爆炸事故中制造出了反物质。”

本特利-威廉姆斯说完,理所当然的说道,“你想的没错,我绝对支持二号竞选人,因为他对待科学更理智,而不是开空头支票。”

“我不相信反物质,更别谈什么反物质技术了。”

本特利-威廉姆斯的采访,让一大群人都看向了新一期的《湮灭物理与理论》,他们马上注意到三篇论文。

从论文的名字上来看,都是理论物理的内容,似乎和反物质没什么关联。

从内容上来看……

大部分人都看不懂!

一些顶尖学者也去看了论文,他们认真去研究理解,所谓‘否定反物质’是出现在第一篇论文中,研究设定了一种叫做‘零态能量’的存在,并认为‘能量强度极限的强湮灭力场’状态下,会发生零态能量大量聚集的现象,从而湮灭活跃粒子并释放出符合质能方程的能量。

换句话说,第一篇论文认为,爆炸事故的原因是活跃粒子被湮灭,并释放出巨大的纯能量。

后面两篇都可以说是第一篇的补充。

第一篇内容大部分都是设定,并没有完整的数学基础,数学逻辑也没有形成闭环,有很多可置疑的地方。

第二篇则对于内容进行了补充,论证了常态湮灭力场下超光速粒子的存在。

后续还说了一个超光速粒子流的生成方式,“是在超高能强湮灭力场内穿出并进入到常规力场宇宙空间中”。

强湮灭力场内粒子会变得更加活跃,光速则是要高于常规力场,超光速粒子流从强湮灭力场内穿出,受到了惯性影响并不会马上回归光速,而是继续以超光速状态而存在。

第二篇论文依旧是不完善的,只要谈到超光速就肯定会想到《相对论》。

最后一篇是第二篇的补充,论证了‘超光速粒子流’中的时间问题,解决了时间问题,就解决了90%以上的问题。

第三篇论文也是最复杂的。

即便是最顶尖的数学家、物理学家,想要理解第三篇论文的全部内容,也需要很长一段时间。

媒体肯定是等不了的。

当记者采访了几个顶尖物理学家以后,他们马上针对得到的内容进行报道,“王浩最新研究否定了《相对论》!”

“王浩vs爱因斯坦,你支持谁?”

“《相对论》是真是假?王浩的研究认为,《相对论》有关时空部分内容存在错误!”

当报道继续展开以后,话题就变得有针对性了。

有反对反物质研究的科学家站出来,肯定的说道,“王浩的研究认为反物质不存在。爆炸事故中出现的并不是反物质,而是粒子被湮灭。”

“爆炸事故和反物质无关,所谓‘反物质支持’就没有了基础。”

“现在我们可以肯定,反物质相关的研究,还没有开始,就已经可以宣告结束了。”

“在物理学界没有人比王浩更加权威,他否定了实验中出现反物质,那么我们就可以认为是,最少在实验中不存在反物质……”

当科学的话题加入到竞选中,自然而然的就会吸引大量的报道,好多顶尖学者都站出来纷纷做出表态。

一号竞选人马上变得被动了。

一号竞选人的支持团队,拿出的方案就是‘反物质研究’,爆炸事故中没有出现反物质,他们的方案就失去了意义。

支持团队马上反应过来,抛出了各种说法,“王浩认为爆炸事故和反物质无关,不代表反物质不能研究,事实上,我们一直在这方面儿有投入,已经有了几十年的积累……”

“王浩也不一定是对的,他的研究只是理论而已。”

“我们确信反物质存在,一篇理论研究代表不了什么。”

“王浩不止否定了反物质,他还否定了《相对论》,这种研究本身就没有意义,物理学界都不能接受。”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