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71节(2 / 2)

加入书签

结果好嘛!乌孙挡道!

周邈:不仅坏他回咸阳和始皇陛下一起过年的梦想,还要阻拦他完美完成任务。

乌孙,你丸了。

张良带人走后,周邈一行人多显眼,就减速慢行,迂回前进。

一天中有一个时辰真正在赶路,其余时候且走且停。

而且,因为口粮补给和有趣,甚至开始在草原上追牛撵羊、捉兔子,打猎游玩起来!

兔子是草原野兔,那牛羊何来?

周邈:野牛野羊不要太多!

乌孙:倒也没有那么多。

于是历史总是惊人地相似。

短则七日的七日之期前一天,大秦仙使周邈一行刚好深入乌孙腹地。

然后就被乌孙昆弥(王)邀请去王庭赴宴。

周邈:嘿!赴宴啊他喜欢!

月氏王≈翎侯贵族众:虽然但是,多多保重。

历史重演之一发十二响

大秦仙使被围了。

日上三竿,烹了早晨猎来的羊,正慢悠悠吃着朝食呢,人被围了。

人不可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历史也不可能两次上演同一件事。

因此历史相似,却又不同。

说人话就是,虽然乌孙昆弥邀请大秦仙使去王庭赴宴,但却和月氏王的邀请方式不同。

并未亲自前来,而是派了四名翎侯贵族,共率一万骑兵,将正吃朝食的大秦仙使及两千八百多人给团团包围了。

黑压压,不、灰扑扑的一圈,把两千多人围在了中间。

大秦精骑玄衣盔甲,穿戴整齐。

乌孙人裹皮披毛,披头散发,胡子拉碴,整个人乱糟糟、灰扑扑的。

说真的,仪表影响气势。

作为被围的一方,在围势未成的时候,就已经迅速反应,翻身上马,戒备起来。

就算此刻被围,也丝毫不减气势。

仿佛只要愿意,一声令下,便能如一柄尖刀利刃,突围而去。

——事实也确是如此。

只是仙使和主将未曾下令而已。

“我乌孙昆弥邀请大秦仙使作客王庭,仙使可要应邀走一趟?”四名翎侯中的一位,驱马出列。

神态冷酷,语气生硬。

显而易见,请是强请。

愿不愿意,都要去一趟。

被威胁了,真是稀奇的体验。

“你们乌孙是否扣押了我大秦使团?”周邈懒得搭理,反而问道。“这是邀请赴宴,还是劫道拘禁?”

这翎侯正欲开口,另一人也驱马出列,抢话道:“大秦使团的甘罗上卿一干人等,确实在乌孙王庭作客,因此才请大秦仙使也前往赴宴做客。”

什么逻辑?都是大秦人,就要整整齐齐的相聚乌孙?

正常逻辑不通,但对方本就有拿大秦使团要挟的意思。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