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53节(2 / 2)

加入书签

次事端,也有李秀才贪婪爱财所致,古人说,静以修身,俭以养德。若李秀才真能效仿古人,也不会有这件事了。”

“该让的,让放宽钱财的,不应当是学生。”

纪元以学生自称,说明了他的身份,以及他肯定跟县学一起。

聂家小吏让纪元让人一步,留有余地。

纪元直接把《高家家训》后一句讲出,看到钱财不要贪婪,自然有他的道理。

以此点出李秀才今日被审判的原因。

什么嫉妒的,明面上肯定不能提,毕竟他只是学生,对方已经是秀才。

提起妒忌之类的,会被人拿到话柄。

不如只提李秀才如何爱财。

读书人爱财,可不是什么好名声。

天齐国的读书人,多数还是以清廉自居的。

钱提多了,就俗了。

聂家小吏盯着纪元,他们看出县学的人不好惹,里面甚至还有三个举人坐镇。

教谕,殷博士,罗博士,都是举人。

所以故意把话抛给年纪最小的纪元,没想到他还没考秀才,涉猎的内容竟然那么多,连高家家训都能随口说出。

并且不留任何把柄。

想要回击也没法讲。

这怎么说啊。

说李秀才不爱财?

不是因为钱财诬陷的纪元,那就要扯到妒忌了。

他们提出李秀才妒忌纪元的才学,更让人笑掉大牙。

反方惊愕半天,才说了句:“巧言善辩,也是君子之行吗?”

反驳不出来,干脆说纪元巧言善辩,不是个君子。

这已经跑题并好笑了。

“哎,君子不畏虑,独畏谗夫之口。”教谕笑眯眯道,“你们说呢。”

这是东汉哲学家王充所著《论衡·言毒》里的话。

大意是,品行端正的人老虎都不怕,就怕搬弄是非的谗夫。

两方对垒,第一回合。

以正方县学占上风。

聂家小吏们见此,就知道跟这群县学书生逞口舌之快没有意义。

他们就连年纪最小的纪元,都能对答如流,他们这边的李耀众就跟死了一样,半句话都插不进去。

聂县令看着,开口道:“李秀才的事,大家都知道了。”

“既然看法不同,不妨说说惩罚。”

“他是秀才,有功名在身,还是要优待的。”聂家小吏开口道,“不如小惩大诫,罚他几个月秀才俸银,全都赔给纪元算了。”

这是拿钱财消灾。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