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87节(1 / 2)

加入书签

作为学生的考试,彻底结束。

不少考生怅然若失。

考试结束了?

不好吗?

很好,可他们为之努力了那么久,突然告诉他们,一切都结束了。

这心情还是不同的。

在礼部官员的带领下。

所有考生再次朝远处回了宫殿的皇上行礼。

殿试到此结束。

剩下的,便是等后日出成绩。

考生们按照之前的队伍站好,依旧是会元站在最前面。

此刻考试结束,所有考生都很放松,就连带着他们的礼部官员也是如此。

礼部官员看着纪元的时候也很和气,笑着道:“我们徐大人还提起过您,以后说不定就是同僚了。”

纪元过殿试,大概没有问题。

只看他是个什么名次。

反正以后都要观政,基本上就是同僚。

纪元笑着应答。

他们前面的一团和气看在后面人的眼睛里,那就完全不同了。

第二的宋留群,从会试放榜之后都在辗转反侧。

第三的谢志福也没好看到哪去。

本以为会试第一是他们俩其中之一。

怎么会突然冲出一个奇怪的贫家子弟,还这么年轻。

更有人恨恨地想。

肯定是楚大学士为了让皇上高兴。

这才选了个年纪小的。

真才实学?

肯定没有!

这种想法愈演愈烈,看向纪元的眼神都变得狰狞了。

这是会试第一!

会试第一!

明明他们那么接近了。

但再多说什么,都是无用的。

纪元的会试第一已经确定。

所以不能再让他拿走殿试第一。

这个状元,非他们莫属。

反正纪元肯定没有真才实学,殿试上必然露怯。

可是,其他人会不会因为皇上的偏好,所以故意把纪元的殿试文章放到前三?

如果真的是这样。

那这状元的位置,还是纪元的。

圣意如此,谁又能改变?

难道纪元都不觉得,这样的状元赢来得不够光彩?!

这些猜测愈演愈烈,甚至觉得异常委屈。

纪元知道后方传来的敌意,他对这种敌意并不陌生。

所以不用在意。

终于出了皇宫。

大多数考生都松口气。

只有宋留群跟谢志福紧紧盯着纪元,想问他考的怎么样,但又绝对不好意思多说。

不讲文章的事,纪元头一次去皇宫,竟然跟平常一样?!

纪元才不理这些,殿试试卷交上去,到底是个什么样的成绩,已经跟他们没有关系了。

全看读卷官们的评判。

纪元见白和尚,高老四,孟华伟,章解元过来。

大家在宫门口还不敢多说,离远点之后,忍不住把心中所想全都说出来。

“这大殿也太高了吧。”

“我真的好紧张,手心都是汗。”

纪元听他们说着,正好看到董康,两人之前还打了招呼。

董康跟建孟府这群人也熟,直接走过来,拍着纪元肩膀:“你怎么回事,一点都不紧张吗?!”

方才喊着紧张的众人,直接看向纪元。

啊?

纪元作为会元,站在头一个,一点也不紧张?!

他们这些人在后面,都紧张得要命啊。

方才考殿试的队伍。

会元站在第一排,而且只有他一个。

后面则是每排五个人。

滇州府的董康会试成绩也极好,是会试第七,所以他站在第三排,故而一眼就能看到最前面的纪元。

第十二的孟华伟也跟着点头,他站在第四排,距离纪元也不算远。

他紧张得要命时,纪元还在跟着礼部的人行礼,甚至还能跟官员如常对话。

为什么啊。

纪元回头看了看巍峨的皇宫。

怎么讲呢。

他现代的时候,去过很多宫殿啊。

顶多出个门票钱而已。

说句不好听的,小时候景区管得不严格,游客还能坐龙椅呢。

至于如此高耸庄严的宫殿,会让人心生敬畏,如此高筑台的建筑,无端显出威仪?

对古代人来说,或许是建筑奇观,从而让人害怕。

但对现代人来说:“这个景区好像还挺好看的。”

毕竟真正的奇观他们看得太多了。

不说绵延的山路,不说跨河跨海的大桥,只说为了展示技术造的惊人建筑,都已经成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既如此,他也不会产生太多惧怕。

没有惧怕,就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