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592节(1 / 2)

加入书签

这批三九三稻种生长周期同样三个月,但均产在三百二十斤左右,算是七九三的次等品。

次等品?

不说拿到三九三的绥许城了。

便说被押送的河辉国皇商们,嫉妒的眼睛都红了。

“次等品?”

“你们管这个叫次等品?!”

他们河辉国的占城稻,只有一百多斤!不到两百斤!

如果他们能培育出三百多斤的占城稻,一定会让所有官田都种上的!

如果说这还不够让他们悔恨,纪元下一句话,让他们目瞪口呆。

“均产在三百二十斤的占城稻三九三,原本是准备给河辉国的。”

“宁安州想替新宁人换了之前欠下的稻种。”

新宁人过来,带了十几万斤的稻种。

这些稻种虽然比较原始,但没有根基,也培育不出来各种各样的种子。

纪元也做好帮忙还稻种的准备。

谁能想到,他们不仅想偷种子,还想烧了他们的种子仓库。

若不是本地巡卫警觉,真让他们得逞的话。

宁安州,乃至天下百姓,都要等着纪元他们重新培育良种。

而在这期间。

又会有多少百姓因为饥饿而亡?

这些代价,河辉国皇商们知道得很清楚,但他们满不在乎。

就跟他们不在乎自己的边民百姓们一样。

河辉国偷东西的皇商们,被押往绥许城的时候,路上被无数百姓唾骂。

毁粮遭天灾!

你们这都不懂吗!

如果不是纪大人拦着,大家一人一拳都能把这些人锤死!

纪元理解大家的怒火,所以道:“那我们就要更快研究出更好的稻种。”

“还要以最快的速度,推广给天下百姓。”

“到时候,看谁还能毁掉我们的稻种。”

没错!

适合种稻子的地方,都要种上这种良种!

就要种!

看谁还能毁!

有本事踏平天齐国,把我们的稻子都给拔了!

他们看看,谁敢这么做!

宁安州新同知来的时候,被眼前的场面震撼。

他感觉,这会给宁安州百姓一把武器,他们能直接踏平河辉国。

也是,毁人良种这种事,实在太缺德了。

不过纪元也是。

十多年未见。

他怎么越来越厉害了。

以前在正荣县安纪村见过一面,之后也只听过他的“传说”。

估计他也没想到,还会跟自己这个老家伙重逢吧!

而宁安州这边,则更加奇怪。

宁安州来的不是知州?是同知?

意思是纪知州不用走?

可如今的刘同知怎么办?!

宁安州新官员提前来了!

这才九月份!

而且不是知州, 而是同知。

距离纪知州任期,还有三个月啊!

大家都以为,新知州怎么要等到明年才会过来。

这怎么突然提前了?!

为什么突然提前。

也是有原因的。

外面局势变动, 很多位置都塞了人。

眼前的这位同知, 也是其他职位变动中的“获益者”。

让他提前离开之前正六品的位置, 来做一个从五品的同知。

这些事情, 大家都不知道。

只是提前收到消息,说新同知已经在路上了,不到三日,便会到宁安州。

啊?

整个宁安衙门众人,都觉得莫名其妙。

就算来人接替,也该是知州?

他们甚至已经做好纪大人离开的准备, 虽然很不舍,但至少是有准备的。

现在告诉他们,来的是同知,不是知州?

不少人看向刘同知。

刘同知自己也有些迷茫。

他应该没做错什么吧。

虽然他只是三甲进士, 但好歹是进士。

在此地已经十几二十年了。

他好像也没做错什么?

之前没有功劳, 也没有过错。

朝中是要把他换掉?

“宁安州如今情况不同, 或许需要更厉害的人吧。”

“不过纪大人能留下,那就很好。”

其实刘同知说得勉强,甚至有些苦笑。

但这会只能这样安慰自己。

毕竟他在这里付出几十年,若因为宁安州不同了,所以要被换掉,心里怎么都会难过。

纪元听到后, 则有另一种想法。

要说他会离开吗?

多半是会的。

李首辅都不会让他在一个地方待太久。

如果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