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56节(2 / 2)

加入书签

给后人示警。”

优秀的皇帝们那都是眼光十分长远的,想的差不多。

【如果说以上的东西还能说个有来有回,不算是特别明君,但是也不算特别昏庸的话,

朱见深剩下做的事情,那基本上都要挨几句了。

哪怕是比不上他爹那么昏庸无能,但是也绝对是朱元璋听了会跳起来打一顿的程度了。

前面我在提到明朝的特务机构的时候曾经说过西厂,这就是朱见深设立的。

西厂始立于成化十三年,设立的地点就在西城灵济宫前面的一家灰厂内。

西厂正式成立后,汪直借用锦衣卫中的力量,在全国范围内展开了他的特务网络。西

厂的特务人数,在当时比东厂要多出一倍。

东厂的太监尚铭,也不得不俯首听命于汪直。

而汪直也是和明英宗时的王振、明武宗时的刘瑾、明熹宗时的魏忠贤并称为“明朝四大宦官”的人物,

虽然其擅权和为害远不及王振、刘瑾和魏忠贤,对当时边地秩序的相对稳定确实起过积极的作用,并表现出一定的军事才能,

但他作为朱见深的心腹,提督西厂后罗织大狱,逮捕大臣,制造冤案,致使朝野大哗,

导致最后罢职夺俸,黜为闲人。】

【虽然朱见深设立的西厂气焰极其嚣张,导致大臣们竞相上奏前后只持续了五年多,

但此举一方面是扩大了明代特务的职能与侦察范围,侦察的地点不限于都城、地方,而遍及南北边腹各地,这是此前的东厂所没有的;

另一方面,朱见深设立了西厂,无疑加强了皇帝对于特务组织的偏爱心理。

后来的明武宗朱厚照,也就是朱见深的孙子,就效仿他祖父的做法,非但重建西厂,又增设了内行厂。

特务组织的存在,使原本属于厮役之流的旗尉,得以肆意凌辱大臣,也算是明代的创举了。

什么“刑不上大夫”这种事情,在明朝的时候是不存在的。

只要特务组织想,甚至很多时候都不需要皇帝同意,就可以对大臣们直接进行抄家灭门,酷刑加身的惩罚。

在明朝的时候当官,可能真的没当个宦官来的有尊严。】

如果单纯是这个的话,明朝的老祖宗们表示他们还真不会生气。

设立特务机构是明朝的传统,从朱元璋时期就有了的。

他们还真不觉得肆意凌辱大臣们有什么不对,反正这帮大臣也是给他们皇家做事的,做不好打打骂骂怎么了?

但是听到后面,说宦官们不需要经过皇帝同意就能处置大臣,他们就不高兴了。

就算是朕不把大臣当人只是当奴才,但是你宦官也是奴才,居然敢越过朕的允许去干这种事?

“朱见深是个什么东西,居然不能约束宦官?”朱元璋愤怒的拍扶手。

马皇后:“……陛下,是本身就不应该设立这样的特务机构。”

当时朱元璋想要搞锦衣卫的时候,马皇后就不是很赞成的。

不过前朝的事情,马皇后虽然偶有参与,却也不会说太多。

毕竟她是后宫之人,主要朱元璋不是太过分的,也会尊重这个皇帝。

但是现在天幕提到这么多的话,那就不是很好了。

朱元璋原本也就是仅仅设立了锦衣卫的,撤就撤了。

所以他咳嗽一声道:“这个朕还要考虑考虑。皇后就不用说那么多了。”

马皇后:“……”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