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两千零四十一章 发行房地产券(三更)(1 / 2)

来了七百四十五位商人,直接参与远航贸易的商人只占了三成,其余七成并没有船,也不出海,大部分人都与常千里一样,对这笔买卖缺乏兴致。

商人逐利,镇国公现在提出的这买卖,显然没太多利可逐,甚至不具备买卖可行性。

即便是新开铺子,谁也不会跑升龙城去开,弄个别院,也不能别到几千里开外去。

一些远航商人兴奋,渴望,但大部分人提不起精神,甚至有些失望,弄这一出,还不如多卖几本洪武皇帝阅本……

朱棣看着这个场面,对沐春道:“看吧,这些人都是以利为主,不可能随随便便就掏钱。”

沐春并不担忧:“先生既然将他们召来,自然会将他们圈进去,人都来了,不出点钱怎么行……”

顾正臣抬起手,等到众人安静下来,才面带几分笑意,轻松地说:“但是,安南的房地产目前还不在朝廷手中,所以没有办法给你们房契、铺契、仓契。但这笔交易又需要进行下去,所以我采取了一种变通手段,那就是——发行房地产券。”

“房地产券?”

“那是什么?”

“从未听闻。”

胡大山、何四方等人疑惑不已。

常千里歪了下脑袋,眯着的眼里满是迷茫。

陈璇抓了下胡须,所谓券,便是买卖或债务的契据,这房地产券,莫不是就是买卖房地产的契据?

沐春又敲了下铜锣。

顾正臣对疑惑的商人解释道:“房地产券,便是有价值的契据。就以升龙城内的主街两侧的店铺来说,每一个店铺都可以通过房地产券的多少来衡量。”

“人流量大,地段绝佳的路段,如王宫前主街路口,最适合开酒楼、客栈。这一处地皮、宅院、铺子,自然价高,兴许价值一百张房地产券,对于人流量偏低的区域,店铺价偏低,大概八十张房地产券。”

“也就是说,升龙城、清化城内外房地产之物,皆以房地产券来衡量其价值。即便是日后设置交趾布政使司,任何人想要在交趾地界之内购置房产、店铺、仓库等,也必须先购置房地产券,然后以券来完成房地产买卖交易。”

“这种政策为期十年,至于十年之后会不会延续,那就需要当地布政使司与朝廷来定夺。所以说,房地产券便是入场券,也是交易券,更是财产券。”

何四方站起来,喊道:“镇国公,这房地产券一张多少银钞?”

顾正臣笑着示意何四方坐下:“何东家问得好,我需要告诉大家的是,房地产券是户部发行,朝廷背书,每一张房地产券价值一百两。”

“一百两一张房地产券?”

“不算贵。”

“确实。”

何四方、胡大山等人议论着。

陈璇盯着升龙城的图画,那可是三江汇聚之地,也是安南国都、各地物产聚集之地,一旦安南拿下,不少商人便会进入安南。

酒楼买卖,未必不能在那里做一做。

常千里盘算着,所谓的房地产券,本质上就是等同于房地产宝钞,这是让商人拿出手中的银钞,去兑换房地产这类券,朝廷有了钱,商人手里有了券,等到日后,拿着券去买安南的房地产……

敛财的新形式啊。

镇国公不愧是镇国公,这主意都能想得出来,只是这买卖依旧不能打动大部分商人的心。

无意南下交趾,这是最核心的,这交易自然也进无法进行。

顾正臣咳了声,看着众人,认真地说:“升龙城、清化城,一旦为大明管控,必成为商业重镇之地,这一点相信在场之中,无论是出过海还是没出过海的,都不会否认这一点吧?”

陈璇、陆三源等人连连点头。

即便是常千里也认可。

商业繁荣不繁荣,主要看人口聚集不聚集,物产丰不丰富,交通方不方便。

但得其一,就有可能发展成商业繁荣之地。

恰恰,升龙城、清化城,这三点都有。

这两座城也是安南当下最重要的两座城,甚至因为升龙城不保时,陈朝王室曾为清化守军保护,在占城军退走之后,还去清化住过一段时日,有人说安南有两都,东都升龙城,西都清化城。

当然,安南朝廷并没有认可,但这足以证明这两处的重要性。

若是没有大明封锁安南沿海,加上与占城之间的连年战争,两地的商业必然火热,这是毋庸置疑的事。

顾正臣顺着台阶走了下来,从腰间摘下竹节,指了指挂着的升龙城图,喊道:“所以,要想投资未来,赚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