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行三国 第919节(4 / 4)
,当可为攻取益州,平定天下出一份力。”
孙翊大喜,躬身应喏。
无路可走
孙策约见了朱桓,在黄河之滨。
朱桓这一年多过得很纠结,也很苦恼。前年一场大战让他声名鹊起,跻身名将之列,虽无都督之名,却有都督之实,而且是统率两督的大都督。但困扰也接踵而至,尤其是陆逊被贬之后,不少吴郡人都认为陆逊是为他代过,开始还只是指责,后来说的话就越来越难听。
朱桓暴跳如雷,却又有口难辩,无处诉苦。谁能相信他的解释呢?他是主将,陆逊是副将,是军师,出了任何问题,他都要负主要责任。大战之后,他加官进爵,陆逊却被罢免,不是为他代过是什么?
见到孙策,朱桓还没说话,先叹了几口气,神情沮丧。
孙策听到了朱桓的叹息声,却没说话。朱桓这一年过得如何,他是知道的,但朱桓没有向他提起过,他也就装不知道。有些成长中的痛必须由朱桓自己去化解,伤口好了,结成痂,会更有抵抗力。
“休穆,马上就要跨河作战,进攻河内,你准备得如何?”
朱桓鼓着腮帮子,有些憋气。孙策亲至,又有孙尚香在,进攻河内的任务不可能落在他的肩上,孙策问这个问题没什么实质意义,最多就是客套而已。可是他也不直接拒绝,这样做既不礼貌,也不理性。
“臣愿为大王前驱,为大王开路搭桥。”
“孤问的是你的方略。”
朱桓苦笑。“大王,臣虽有一些想法,却没有军师参谋,粗陋得很,不敢有辱清听。”
孙策转头看看朱桓,眉毛轻挑。“休穆,没给你安排军师,是不是很委屈?”
朱桓耷拉着眼皮,很无奈。他的确很委屈。按照惯例,像他这样的将领都会安排军师,可是陆逊被贬之后,孙策一直没有安排其他人,这很容易让人觉得他前程不保,随时都可能被贬,风言风语的听了不少,他自己也患得患失。
“休穆啊,军师是助手,不是鼓吹,有则备,无则缺。兖州无战事,只是练兵备战而已,要什么军师?还是说你朱休穆现在连练兵都要军师出主意了?”
孙策的语气很平静,但话里透出的失望却很明显。朱桓心头一凛,下意识地挺直了身躯,躬身一拜。“大王,是臣……意气了,请大王处置。”
“为将者,不仅要能战时用兵,攻城掠地,更要平时养心练意,顺境不骄,逆境不馁,方能灵台清明,不为外物所动。你高兴时意气风发,失意时垂头丧气,可不行啊。机会只给有准备的人,你没准备,就算机会来了,你接得住吗?还是说你把希望都寄托在军师为你出谋划策上?”
朱桓面红耳赤,无地自容。
孙策看看朱桓,没有再说下去。朱桓性急,敲打敲打就行了,用力过猛容易弄巧成拙。他虽算不上帅才,却也是江东不多见的方面之将,忠心毋庸置疑,是江东系的栋梁。与汝颍系、荆襄系甚至淮泗系相比,江东系在整体实力上没什么优势,要保护每一个潜在的人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