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92节(1 / 3)

加入书签

陆建康笑道:“相谈甚欢,感觉不到时间的流逝。”

在他看来唐圆和封辰很会跟人谈判,唐圆负责讲解,妙语连珠,吸引人的注意力,封辰从旁查漏补缺,抓重点,加重大家的印象。

这番谈话下来,他已经对生态农场非常好奇,很想亲自去参观一番。

他看得出来,马慧友也如此。

甚至一直不服气的郑应炬也很好奇,很想去实地看看。

郭岩和季宏岳一直旁听,在唐圆需要外援的时候就补充强调几句,为前进大队背书负责,他们是下乡蹲点过的,有切身体会,能言之有物,说出来也让马慧友几个信服。

看天色不早了,郭岩起身笑道:“唐圆他们带了一些农场猪肉来,咱们可以请食堂师傅炒来品尝品尝。”

马慧友哈哈笑道:“那可要好好品品。”

沈佳明也在,晚上和他们一起吃饭。

他的秘书提前去食堂和师傅商量好了菜单,蒜黄炒熏肉片、卤熏猪头、蒸熏鸡、冬瓜海带熏肉汤。

食堂大厨是六级厨师,手艺扎实,那熏肉片切得厚薄适中,因为肉质好,夹起来透光。

沈佳明一点都没有领导的架子,让马慧友等人不要拘束,放开吃,“都尝尝前进大队生态农场出产的猪肉,这是他们自己熏的。”

他微笑着对唐圆道:“小唐,给大家伙儿说说你们这个熏肉怎么做的。”

唐圆便放下筷子又来了一场美食小课堂。

他们的熏肉有两种,一种是松柏树枝熏烤了两天的熏肉,另外一种则是加调料煮熟,再拿出来控干水油,然后铁锅炒各种调料药材的混合粉末,然后把肉架在箅子上坐到锅里熏烤半小时左右。

这种熏肉和干熏肉是两种风味儿,不能久放,要尽快吃,但是更加入味,入口绵软酥烂却又有特殊的熏香,让人胃口极好。

今儿带来的熏猪头就是那么做的。

“我们用了十几种香料加药材呢,到时候可以加入出口产品里。”

真空包装卤肉,附送香料包,顾客微波炉或者烤箱烤十几分钟都可以。

这年代外国人家庭烤箱很普遍,可以说是必备家电。

马慧友夹起一块颤巍巍的熏卤肉放进嘴里,真真的入口即化,酥烂生香,满嘴都是肉香味儿,而且这种香味儿富有层次变化,咽下去的时候还有另外的回味,一股焦香的甜味儿。

这是怎么做到的?

太神奇了!

他吃了这么多熏肉卤肉,还没吃过这种口味的呢。

他忍不住道:“外商来了,请他们现场吃一顿,保管当场拿下!”

郭岩笑道:“马厂长现在对生态农场很有信心?”

马慧友连连点头:“有,相当有。”

虽然这肉好吃有一半的原因是调料和烹饪手法,可他尝着肉也的确更好吃的。

季宏岳适时点了一句,“生态农场的鸡和猪也吃大队药田的草药,社员们会劈草药的叶子,撸种子,甚至把一些根须给它们喂食,所以他们又好吃还养生。”

养生这又是针对出口提的概念。

这年头国人不讲究养生,毕竟还没全民吃饱呢,养生太遥远。

马慧友听得颇有感觉,连连点头,又扭头和陆建康聊几句。

陆建康也很看好,他道:“马厂长,既然出来了,不如去生态农场参观一下?”

马慧友立刻同意。

沈佳明想了想,便对郭岩道:“那就把罐头厂的讨论会议再往后推推。”

郭岩刚才已经把前进大队往罐头厂送十头猪做罐头对比口味口感的事儿告诉他了。

他和郭岩看马慧友的意思,感觉对方比之前单纯听他们介绍实验大队的时候感兴趣。

之前对方都没兴趣下去看看,现在却主动要求过去参观。

他对陆建康道:“陆工过去正好帮农场确定一下罐头厂的位置。”

陆建康笑道:“只要市里通过建罐头厂的决议,后续我会去大队蹲点,帮助修建新厂房的。”

罐头厂有环境要求的,尤其想做出口业务,那车间卫生以及灭菌条件得达标。

国外进口部门对食品质量、卫生标准要求很高,国内大部分罐头厂因为卫生条件不达标不能进行产品出口。

第二日郭岩带着一名干事,跟着他们一起去前进大队参观。

他自觉不全是为了工作,也是为了去体验前进大队的新变化。

他都不好意思告诉别人,他可喜欢看前进大队靠沼气做饭、煮猪食、发电,还喜欢看满山都是走地鸡捉虫吃。对,还有他们那一片蚯蚓饲养池,还有干净整洁的养猪场。

这一切,跟国内其他养猪大队不一样,让他觉得像变戏法儿。

稳了

第二日一早他们在市委食堂吃了饭, 又坐了两辆车一起去前进大队参观。

马慧友非要跟唐圆一个车,方便路上交流。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